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周全深化刷新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议》提出:“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,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。”这是加速健全金融机构系统,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,有用提防化解金融危害的主要行动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党中央集中统一直导下,我国金融业快速生长,已形成笼罩银行、证券、包管、信托、基金、期货等各个领域,多条理、广笼罩、差别化的金融机构系统。阻止2024年一季度末,金融业机构总资产凌驾476万亿元,其中银行业机构数目凌驾4000家、资产规模居全球第一,包管、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。近年来,金融系统有力支持经济社会生长阵势,金融机构一直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,融资总量合理增添、结构一连优化、本钱稳中有降。脱贫攻坚时代,共发放精准扶贫贷款9.2万亿元。2019年以来,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添近3倍,绿色贷款余额居全球首位。2021年以来,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、高手艺制造业中恒久贷款余额平均增速划分抵达25%、30%以上。
同时要看到,目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,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尚不平衡不协调,金融支持科技立异、绿色转型、中小微企业不敷充分有力;一些地区高危害中小金融机构偏离定位、治理失效,大股东使用、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,内外部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。
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,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具有主要意义。一是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的需要。我国金融机构已经门类齐全,要通过完善定位和治理、健全激励约束机制,实现定位准确、分工协作、功效协调,为经济社会提供相顺应的高质量金融服务。二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。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,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立业之本,在服务实体经济中金融机构才华充分实现自身价值、获得合理回报。三是提防化解金融危害的需要。经济危害和金融危害互为因果、相互交织,许多情形下金融是经济的镜像。种种金融机构聚焦主责主业,树立准确的谋划、业绩和危害理念,避免盲目生长和无序扩张,既能强化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,也能有用提防化解金融危害。
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,健全有用的激励约束机制,需着力做好以下事情。一是准确定位,坚守主责主业。驻足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,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、数字金融5篇大文章。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要做优做强,提升综合服务水平,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。中小金融机构要减量提质、优化结构,驻足外地开展特色化谋划。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强化职能定位,聚焦服务国家战略,主要做商业性金融机构干不了、干欠好的营业。包管、信托、理财、证券等金融机构要专注主业,规范生长。二是健全公司治理,增强内部治理。深化党建与公司治理的有机融合,充分验展金融机构党委把偏向、管阵势、保落实的向导作用。增强内部治理和危害控制,增强董事会、高级治理层履职行为监视。凭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,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谋划要求,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尽职免责划定,建设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,不搞偏离实体经济、自我循环、自我膨胀的“伪立异”。三是完善羁系和审核,强化激励约束机制。施展钱币政策工具作用,增强宏观审慎评估,强化对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和激励。完善金融羁系规则标准,对服务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验差别化羁系政策。增强监视检查,实时纠正金融机构偏离定位和盲目扩张行为。完善国有金融资笔莆理,优化股东利润审核和评价机制,支持金融机构实现适当利润。健全资源增补机制,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可一连性。
泉源:新华网